以下是一些针对出汗多的针灸常用穴位,需由专业医生操作:
合谷穴
位置:手背,第二掌骨桡侧中点(拇、食两指张开,虎口对侧凹陷处)。
作用:调节气血、调和营卫,对自汗、盗汗均有双向调节作用,
可固摄汗液。
复溜穴
位置:小腿内侧,太溪穴直上2寸,跟腱前方。
作用:滋阴潜阳、调节水液代谢,常与合谷穴配合,增强止汗效果。
三阴交
位置: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缘后方。
作用:健脾益肾、调和肝脾,适用于因肝脾肾虚弱导致的出汗。
肺俞穴
位置: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作用:补肺气、固表止汗,适用于肺气不足所致的自汗。
足三里
位置:小腿外侧,犊鼻下3寸,距胫骨前缘一横指。
作用:健脾益胃、扶正培元,增强脾胃功能以固摄津液。
注意事项:
针灸需由专业医师操作,避免自行针刺。
汗出过多可能与甲状腺功能亢进、结核等疾病相关,需先明确病因。
治疗期间注意保暖,避免吹风受寒,饮食宜清淡,保持情绪稳定。
以上穴位仅供参考,具体治疗需结合个体体质和辨证论治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联华证券-配资炒股中国股票配资网-网上配资网站-杠杆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